抱歉,您的浏览器无法访问本站
本页面需要浏览器支持(启用)JavaScript
了解详情 >

基于Multisim的方波-三角波-正弦波-锯齿波函数发生器电子电路仿真项目设计

目录

第一章:前言、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

第二章:电路设计原理

2.1 正弦波产生电路工作原理

2.2 方波产生电路工作原理

2.3 三角波产生电路工作原理

2.4 锯齿波产生电路工作原理

第三章:Multisim仿真项目实验数据与方法记录

3.1 正弦波发生实验数据与方法

3.2 方波发生实验数据与方法

3.3 三角波发生实验数据与方法

3.4 锯齿波发生实验数据与方法

第四章: 总结与体会

第一章:前言、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

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一种信号发生装置,能产生某些特定的周期性时间函数波形信号,频率范围可从几个微赫到几十兆赫。除供通信、仪表和自动控制系统测试用外,还广泛用于其他非电测量领域,现代工业生产的函数发生器多采用集成电路。为进一步掌握电路基本理论与增强实验实践能力,本项目采用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等分立式元件共同组成简易的方波-正弦波-三角波-锯齿波。

通过对电路分析与电子电路课程的学习,以及在电子电路实验的实践操作中,本设计应达到的 任务与要求为:

  • 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为0.02Hz~20kHz且连续可调;
  • 正弦波幅值为±2V;
  • 方波幅值为2V,占空比可调;
  • 三角波峰-峰值为2V;
  • 锯齿波峰-峰值为2V;
  • 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可用实验室电源。

第二章:电路设计原理

2.1 正弦波产生电路工作原理

正弦波产生电路是一种振荡模型,满足巴克豪森稳定性准则:电子振荡器系统信号由输入到输出再反馈到输入的相差为360°,且增益为1,为振荡器振荡的必要条件。我们注意到电路启动时具有频率丰富的热白噪声,我们如果在放大电路中引入正反馈调节,在所有频率的信号都得到放大,在通过滤波相关的元件筛选出针对特定频率的信号,与原来同相位的信号叠加,重新输入至放大器中往复,最终形成振荡的信号。因此,一个正弦产生电路一般包括:放大电路,正反馈网络,选频网络,非线性环节。

2.1.1 产生正弦振荡的条件:
  • 以热白噪声作为输入信号,要求输出频率一定且可调、一定幅值的信号;

  • 引入的正反馈调节且振荡频率可控;

  • 在产生稳定的振荡后,要求电路输出量自维持,也即:

    其中,前者被称为幅值平衡条件,后者被称为相位平衡条件;

  • 信号幅值有从小到大直至稳幅的变化过程,必须满足起振条件,也即:

2.1.2 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
  1. 放大电路:放大幅值;
  2. 正反馈网络:满足相位平衡条件;
  3. 选频网络:具有变化的电位器,确定保证产生正弦振荡的信号;
  4. 非线性环节:稳幅;
  5. 同向比例放大电路:使得幅值达到要求。
2.1.3 文氏桥正弦型振荡电路及分析

用同相比例运算电路作放大电路,以RC串并联网络为选频网络和正反馈网络、并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,两个网络构成桥路,一对顶点作为输出电压,一对顶点作为放大电路的净输入电压,就构成文氏桥振荡器。如图2.1.3.1所示:

[^]: 图2.1.3.1 文氏桥正弦型振荡电路图

2.2 方波产生电路工作原理

方波是一种典型的非正弦波,它有且只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个值,是数字逻辑信号的重要的部分,要求两种状态的相互自动转化,输出的信号必须以某种方式反馈于它的输入,以某种周期进行交替变化,电路中必须要有相应的延迟环节,因而使用滞回比较器和RC回路自充放电作为延迟环节来模拟方波信号的发生。

2.2.1 产生方波的条件
  • 集成运算工作在非线性区;

  • 正反馈调节;

  • 输出电压限幅。

2.2.2 基本组成部分及作用
  1. 滞回比较电路:正反馈;

  2. 一阶RC回路:延迟环节,进行电压的跳变;

  3. 调节占空比环节:调节占空比。

2.2.3 滞回比较器电路及分析

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的反馈完成,依赖于电容的充放电过程,如图2.2.3.1

[^]: 图2.2.3.1 滞回比较器电路图

  • , C 正在充电;

  • 直到 ;

  • 充电过程中 ;

  • 直到,发生跳变,此时;

  • 换为,C开始放电,循环往复;

2.3 三角波产生电路工作原理

从数学关系不难看出,将方波函数按照区间积分可以得到三角波函数,因此只需要在方波产生的电路基础上串联一个积分运放器。

2.3.1 基本组成部分及作用
  1. 方波产生电路;
  2. 积分放大器;
  3. 调频环节。
2.3.2 串联分析

注意电阻调频电阻R1的位置与Uo相连,如图2.3.2.1所示:

[^]: 图2.3.2.1 三角波发生电路基本框架

2.4 锯齿波产生电路工作原理

锯齿波是更为一般的三角波,我们只需要改变三角波的占空比即可得到锯齿波。

2.4.1 基本组成部分及作用
  1. 三角波产生电路;
  2. 调节占空比环节。
2.4.2 基本组成电路

注意调节占空比环节的接法,如图2.4.2.1所示:

第三章:Multisim仿真项目实验数据与方法记录

3.1 正弦波发生实验数据和方法

完整的仿真电路图如图3.1.1所示

[^]: 图3.1.1 正弦发生仿真电路图

其中,闭合开关,先将R4调节100%,以满足起振条件,观察到XSC2变化至稳幅状态,再调回R4至40%不变,可以观察到XSC1即为满足条件的正弦信号,调节R1,R6可以更改信号频率,更改R2可以更改信号幅值,仿真数据如图3.1.2所示

[^]: 图3.1.2 正弦波

3.2 方波发生实验数据与方法

完整的仿真电路图如图3.2.1所示

[^]: 图3.2.1 方波仿真电路图

滑动S2,S4所在的电位器,可以调节方波占空比,实验数据如图3.2.2所示:

[^]: 图3.2.2 方波

3.3 三角波发生实验数据与方法

完整的仿真电路图如图3.3.1所示

[^]: 图3.3.1 三角波仿真电路图

调节合适R17和外接电源电压的值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三角波,如图3.3.2所示:

[^]: 图3.3.2 三角波

3.4 锯齿波发生实验数据与方法

完整的仿真电路图如3.4.1所示

[^]: 图3.4.1 锯齿波仿真电路图

调节S1,S4所在电位器可以改变占空比,实验数据如图3.4.2所示:

[^]: 图3.4.2 锯齿波

第四章:总结与体会

  • 原来用来水字数的总结体会全删了
  • 后期调整上传博客发现渲染数学公式失效,中间也搁置了几个月终于解决,这里膜一下Menci大佬的markdown渲染器,出乎意料的解决了问题orz;
  • 我怎么还在检查大一的报告啊(菜;

评论




博客内容遵循 [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 (CC BY-NC-SA 4.0) 协议](https://creativecommons.org/licenses/by-nc-sa/4.0/deed.zh)
本站使用 Volantis 作为主题 字数统计:15.7k
<